急诊科|流感高能预警!这份超全防护攻略请收好!

2025-09-22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
秋意渐浓,天气转凉,随着一起到来的,还有那位我们熟悉的“不速之客”——流感。它可不是普通的感冒,而是一位“实力强劲”的对手,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季节性流行。

俗话说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,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位对手的真面目,学会如何科学应对,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。

图片
图片

一、流感≠普通感冒,它可“厉害”多了

很多人常把流感和感冒混为一谈,但它们的“战斗力”完全不在一个级别。

病原体不同:普通感冒由鼻病毒、腺病毒等引起,而流感则由流感病毒独门制造,主要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型,其中甲型流感(如H1N1, H3N2)最为“狡猾善变”,是引起大流行的“元凶”。

症状更猛烈:普通感冒症状较轻,主要是流鼻涕、打喷嚏,很少发烧。而流感则起病急,高烧(39-40℃)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是它的典型特征,咳嗽、喉咙痛反而相对次要。

风险更高:感冒通常一周自愈。但流感可能引发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,对老年人、幼儿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威胁极大。

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是 “善变” ,它通过不断的变异来逃脱我们身体的免疫记忆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每年接种新疫苗的原因。


图片
图片
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二、构建三重防护盾,让病毒无机可乘

面对流感,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。构建起以下三重防护盾,能极大降低感染风险。

第一重:核心盾牌——接种流感疫苗

这是预防流感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手段,没有之一。

为什么要年年打? 因为病毒在变,疫苗配方也在每年更新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会预测当年流行的毒株,疫苗则据此制备,确保提供最精准的保护。

什么时候打? 最佳接种时间是9-11月,以便在流感高峰前让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。即使现在还没打,整个流行季内接种仍有益处。

谁最应该打? 强烈推荐老年人、儿童、学生、慢性病患者、医务人员及孕妇优先接种。这不仅保护自己,也保护身边的高危家人。


第二重:日常护甲—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
再好的疫苗也不是100%,好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补充。

1. 洗手!洗手!洗手!:使用“七步洗手法”,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至少20秒,尤其是在外出回家、接触公共物品后。

2. 呼吸道礼仪: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手肘遮挡,而不是用手。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桶。

3. 管住手: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、口、鼻。

4. 佩戴口罩: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正确佩戴口罩是阻隔飞沫的有效方式。



图片



图片

图片
图片
图片

第三重:内在防御——提升自身免疫力

强大的免疫力是我们身体自带的“最好的医生”。

吃出免疫力:均衡营养,多吃优质蛋白(鱼、蛋、奶)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,为免疫大军提供充足“粮草”。

动出抵抗力:每周保持适度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,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免疫细胞活性。

睡出修复力: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,让免疫系统得以休整和修复,是最好的“自然疗法”。


三、如果不小心中招,我该怎么办?

1. 及早就医:一旦出现高热、全身酸痛等典型流感症状,尤其是高危人群,应尽早(48小时内)就医。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(如奥司他韦),早期使用能有效减轻症状、缩短病程。

2. 居家休息:暂停工作和学习,居家隔离休息。多喝水,使用退烧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)缓解不适。这既有利于自身恢复,也能避免传染给他人。

3. 保持通风:患者居住的房间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


结语

流感虽然来势汹汹,但它可防、可控、可治。让我们从接种一剂疫苗、勤洗一次手、多进行一次锻炼开始,用科学的防护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。

分享